美元跌勢:積重難返?
好的,這就為您提供一篇我認爲更接近人類撰寫風格的美元走勢分析文章。
2025年3月11日美元走勢:積重難返?
早盤醒來,瞄了一眼盤面,美元指數果然還在跌,最低探到了103.7。這數字真讓人有點唏噓,畢竟年初的時候,大家還在討論美元重回強勢的可能性。現在看來,所謂的“強勢回歸”,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。
技術面:跌破支撐,空頭氣焰囂張
從技術圖形上看,美元這波下跌可不是溫水煮青蛙,而是帶着明顯的加速。接連跌破20日和50日均線,這在技術分析上來說,就是典型的“空頭排列”。雖然RSI指標顯示有些超賣,短期可能有個技術性反彈,但只要反彈力度不夠,只怕是給了空頭更好的進場機會。104.5到105這個區間,估計會是個比較強的阻力位。如果過不去,那繼續往下看到100.16也不是不可能。我個人覺得,技術分析這東西,看看就好,別太當真。市場情緒這種東西,有時候比技術指標更有效。
基本面:屋漏偏逢連夜雨
說實話,美元現在的基本面,簡直是“內憂外患”。美聯儲降息的預期,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,懸在美元頭上。鮑威爾雖然嘴上說“不急”,但市場才不聽你那些官話套話。1月份的消費者支出下滑、貿易逆差擴大,再加上GDP增速下調到-1.5%,這些數據擺在那裡,誰還敢說美國經濟一片大好?利率下行,資金外流,這都是必然的邏輯。
更讓人擔心的是,特朗普政府的那些貿易保護政策,簡直是飲鸩止渴。延期汽車關稅這種事,短期看好像保護了美國企業,但實際上增加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。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就一針見血地指出,這種關稅政策,加上財政刺激的缺位,只會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。另外,美國經常帳戶赤字突破4%警戒線,歷史經驗告訴我們,這往往是美元被高估的信號。
非美貨幣:牆倒衆人推?
歐元和日元最近表現強勁,這對美元來說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歐元兌美元升值2.3%,日元更是反彈了5.1%。這說明市場對美元的避險需求正在減弱。歐洲和日本的通膨回落,政策開始轉向,資金自然會流向這些地方。再加上新興市場的崛起,國際資本的選擇越來越多,美元的吸引力自然會下降。
長期韌性:瘦死的駱駝比馬大
當然,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美元的長期優勢。畢竟,美元還是全球儲備貨幣的老大,佔比超過60%。它的流動性和深度,其他貨幣短期內根本無法取代。美國的科技產業和服務業,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。而且,一旦地緣政治風險升級,比如俄烏衝突或者中東局勢緊張,美元的避險需求還是會回升。
美聯儲在貨幣政策調整上,也比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更有空間。如果經濟數據意外走強,他們完全可以推遲降息,給美元提供支撐。
操作建議:別輕易抄底,關注非農
短期來看,美元的反彈可能是個陷阱,所以操作上要謹慎。
- 美元指數: 反彈到104.5-105區間可以輕倉做空,止損設在105.5,目標看到103.5。如果週五的非農數據表現強勁,可以在103.5附近短多,止損設在103,目標看到104。
- 非美貨幣: 歐元兌美元可以在1.08-1.085區間高拋低吸,英鎊關注1.285-1.295的震盪。
- 離岸人民幣: 中國央行肯定會出手穩匯率,所以可以在7.2-7.35區間操作。企業可以考慮用期權來對沖風險。
最後,提醒大家幾點風險:
- 美聯儲降息的節奏可能會超乎預期。
- 非農數據如果意外強勁,市場可能會被打臉。
- 地緣政治衝突隨時可能升級,導致避險資金湧入美元。
倉位控制也很重要,單筆交易不要超過20%,總持倉不要超過30%,止損一定要設好(0.5%-1%區間)。
我個人對美元的看法比較悲觀。雖然它還有一些長期優勢,但在短期內,積重難返的可能性比較大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